|
|
|
|
|
山東創作文藝精品用好傳統文化元素 |
發表時間:2016-03-18 10:33:46 |
|
素有孔孟之鄉美譽的山東,擁有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如何將作為中華民族精神命脈的傳統文化與引領時代風氣的文藝相結合,做到弘揚傳統文化與繁榮文藝事業并重,山東近些年來做了探索,一批無愧于時代與人民的作品脫穎而出。
文藝下鄉帶來傳統“老味道”
3月1日(農歷正月十一)晚,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原山會堂人潮涌動,許多博山民眾早早吃罷晚飯趕到這里,今晚這里將有一場“不要門票”的演出——山東省呂劇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惠民專場。當晚演出劇目為傳統呂劇《喝面葉》、《借年》,演員們對劇中角色的生動刻畫,讓有“戲窩子”之稱的博山地區民眾連連稱贊。“我們這邊喜歡看類似題材的戲,接地氣,說的都是家長里短,戲詞里傳達的‘正能量’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位在博山區政協機關工作的觀眾說,國家應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一場傳統地方小戲的教化作用不容忽視。
在剛過去的“2015年山東省文藝院團元旦春節文化下基層惠民演出”活動中,山東宣傳文化部門提出要“深入挖掘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樣式開展演出”。全省1.1萬余場次惠民演出中,涉及傳統戲曲、曲藝等文藝形式占比近八成。
2月28日,山東省柳子劇團將有近800年歷史的柳子戲送到了青島蘿卜·元宵·糖球會現場,吸引萬余名觀眾;3月1日,山東省京劇院在兗州市興隆莊煤礦為假期值守的礦工演出了京劇經典《春草闖堂》;在元旦春節期間,日照市五蓮縣茂腔劇團到各鄉鎮送戲演出超120場次……
“廣大農村普遍有‘過大年·看大戲’的傳統習慣,文藝下鄉怎么對接群眾需求?應想人民之所想,弘揚正能量的傳統地方戲即是很好的抓手。”山東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劉敏說。
文藝創作向傳統文化取經
《柳泉尋蹤》是由山東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原創舞劇。該劇用現代人的審視視角,閃回式地對《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坎坷的一生進行了簡要回顧。編導運用虛擬、夢幻等多種藝術手法,表現了主人公在經受一次次挫折、打擊之后,最終尋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義、獲得心靈回歸的人生歷程。2012年立上舞臺以來,《柳泉尋蹤》主創團隊一直尋求使舞劇更加貼近傳統文化元素。山東藝術學院舞蹈學院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該劇已確定了以淄川地區(蒲松齡故鄉)的聊齋俚曲為音樂主題的初步構想,未來主創團隊將致力于把更多具有山東地方特色的音樂元素融進來,提高全劇音樂的主題感和連貫性。《柳泉尋蹤》之所以能持續不斷地修改提高,得益于山東2014年開始實施的舞臺藝術“4+1”工程。
2014年初開始,“山東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山東地方戲振興和京劇保護扶持工程”“山東省優秀保留劇目工程”“山東省藝術英才培育工程”陸續啟動,加上早先頒布的《關于對全國、國際文藝比賽獲獎集體和個人進行獎勵的辦法》,被形象地稱為“4+1”工程。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王廷琦說,工程實施的核心在于“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鞏固戲曲事業發展基礎,努力開創山東戲曲發展新局面”。
以“山東地方戲振興和京劇保護扶持工程”為例。山東提出要全面加強地方戲與京劇保護扶持,在精品創作、人才培養、藝術傳承以及院團建設、體制機制創新、市場開拓、推廣普及等方面加大推進力度。山東省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全省地方戲、京劇重點劇目創作、人才培養、史料搶救與保存、藝術理論研究及傳承、優秀劇目展演等給予資金扶持。
結合時代元素打造文藝精品
打造文藝精品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反觀近年來山東省的文藝創作,尤其側重于在文藝精品中闡發弘揚傳統文化的時代精神。
在2014年底公布的山東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2014—2015年度初選劇目名單中,東營市廣饒縣報送的小型呂劇《村官上樹》名列其中。該劇以反映基層干部愛民為民為題材,講述了一個窮村官為村里修公路籌集資金,處處受阻,被迫3次上樹,最終以抵押自家房屋貸款的方式籌齊修路資金的故事。“村官抵押自家房屋為村里修路,是新時期基層黨員干部的典型。”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鳳蓮說,劇中村官的行動體現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仁”“義”及敢作敢為、為民務實的精神內涵。
今年,山東繼續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體系,抓好優秀傳統藝術傳承創新。王廷琦介紹,山東將繼續組織實施“山東地方戲振興和京劇保護扶持工程”,加強傳統劇目整理保護,推進呂劇、柳子戲、山東梆子等地方戲曲健康發展。推廣菏澤地方戲劇院“依團代傳”成功經驗,加強瀕危劇種搶救保護,積極開展地方戲經典劇目“音配像”工作,提高傳承保護水平。
今年山東還將舉辦第十屆山東文化藝術節,劇目展演是其中重要一項。王廷琦透露,本屆藝術節將作為檢閱、統籌、盤活全省傳統文化、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引擎,一批以傳統文化為題材的新創劇目也將亮相。
(來源:中國文化報) |
|
|